本文目录
- 苏联米-6直升机有哪些内部尺寸数据
- 民用直升机
- 世界上载重最大的直升机
- 米6直升机和米26直升机谁更大
- 直升机自身有多重
- 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的重量载荷
- 苏联米-6直升机有哪些外形尺寸数据
- 世界十大重型直升机分别是哪些
苏联米-6直升机有哪些内部尺寸数据
苏联米-6直升机的内部尺寸:客舱:长度12.00米;
最大宽度2.65米;
最大高度:前2.01米;
后2.50米;
容积80米3;
面积:旋翼桨盘962.1米2;
重量及载荷:空重27240千克;
最大内部载荷12000千克;
最大外挂载荷8000千克;
舱内燃油重量6315千克;
总燃油重量(带外部油箱)9805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40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垂直起飞)42500千克。
民用直升机
国产直升飞机要分阶段
直五: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该机曾装备我空海军,目前已退役。
直六:哈尔滨飞机厂承担了直6的方案设计工作,1968年,直6直升机作为国家任务正式下达,三机部决定:由新组建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直6的设计工作,哈尔滨飞机厂负责直6 的制造工作。直6是在直5基础改型设计和换装发动机的一种以空降为主的多用途中型直升机。1969年2月,直6进行了静力试验,当年12月在哈飞厂总装完成。1969年12月15日,飞行员王培民驾驶直6直升机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为了这次首次试飞的成功,王培民曾预先在直5直升机上做了三次模拟发动机空中突然停车,利用旋翼自转着陆的试验飞行。1970年1月,直六直升机又取得高温高原试飞的成功。由于多种原因该机没有生产列装。
直七:1971年直7开始进行机体和部件的静力试验及调试。其间,领导机关曾决定将直7作为舰载直升机的试验机,到197l年9月,直7改舰载的工作停止,继续作为普通直升机研制。 1975年5月,直7零部件加工完成了97%,并已装配成两架机体,配套生产的成品已到货9O%。1979年,直7重型直升机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 然而,1979年6月28日,国家决定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停止.其原因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投资研制两种重型直升机,为了全力确保由江西景德镇直升机厂承担研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直7直升机只得为直8让路,从而宣告了直7重型直升机的夭折。
直八:我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在此基础上,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中国昌河飞机制造厂对超黄蜂进行仿制的大型多用途直升机。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次试飞,第2架原型机于1987年10月试飞。1989年4月8日取得合格证。
直九:是我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的SA-365N型“海豚”(Dauphin)2专利、研制生产的双发轻型多用途直升机。1980年10月正式引进专利生产,1982年完成了首架Z-9直升机的装配。1988年5月,直-9国产化总指挥部与有关部门签订了承包合同。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是总承包单位,用了3年多时间和其他90余家厂所协力攻关,终于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1月16日国产化直-9(国产化率达到71.9%)在哈飞首飞成功。 我国发展了该武装型,是为了弥补陆军武装反坦克直升机严重不足的局面。(称为武直九型)
*直十 目前未公开相关项目计划。该项目主要由属于中国二航集团的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HAMC)负责,于1992年责成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为陆军“九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得到军方总装部领导的重视。总装部副部长徐怀中中将数度到该公司视察项目进度。
直十一:参考了法国小羚羊 获由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民用生产许可证。
AW139和CAl09型直升机:该机由江西昌河阿古斯特直升机有限公司生产 北京、大连、深圳警方装备
HC120(国产EC120) 大庆警方装备
其它直升机(非国产):
卡-28:由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研制,它是海军反潜/搜救直升机,北约代号的“螺旋”。卡-28的出口型是在卡-27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后者的主要区别是机载设备、敌我识别系统不同,并具有较大的载油量(4470升)。卡-28型直升机更大且续航时间更长。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购买了8~10架卡-28ASW/SAR型直升机,部署在其购买的2艘俄制956E型(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上。
米六: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拥有少量的米-6(北约代号“吊钩”)重型运输直升机。据信这些直升机是在1970年向苏联购买的,直到近期才开始向公众公开了少量信息。米-6巡航速度为250千米/小时,航程620千米,最大载重12吨。据说有三架已经坠毁,剩余的使用寿命已到期。
米八:70到90年代先后引进了苏联米里设计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补充陆军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由于我国研制的直-5设计年代久远,后续研制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断拖延,米-8和米-17的到来无疑缓解了紧迫的需要。米-8进口的数量较少,而米-17则较多,据说达到上百架,可国产。
米一七一:是俄罗斯米里设计局设计、俄罗斯乌兰·乌德航空生产联合公司生产的新型直升机,是著名的米-8T和米-17的现代化改进型,性能和可靠性比米-8T和米-17有显著提高。新机于1988年开始研制,1991年开始生产.可以载客约20人到25人。伞兵15人。中国约有120架左右,可以自己生产。
米二六:是俄国米里直升机设计局研制的一种超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起飞总重量最重的一种直升机。该机于1971年开始研制,1981年6月在法国巴黎第34届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露面,1986年开始出口。北约绰号“光轮”(Halo)。
黑鹰:该机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在美军中的编号为UH-60,是美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通用直升机,用途广泛,改型繁多。我国1984年从美国进口的“黑鹰”在内的各种直升机。中国于1984年7月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S-70是目前解放军序列中唯一为大众所熟知的美式装备,也是迄今为止解放军所拥有的高原性能最优秀的直升机。
SA341/342:“小羚羊”轻型直升机由原法国宇航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为对付强大的苏联装甲集群的威胁,中国在70年代末开始寻求由外国进口先进反坦克直升机的可能。很快解放军选定了当时已不算最先进的“小羚羊”直升机。共购入24架
EC120:欧洲直升机公司全球第二条EC120直升机总装生产线在哈尔滨建立,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架直升机的能力。这一合作不仅使哈飞实现了从EC120直升机部件生产到整机总装的跨越,也成为中国真正具备设计、制造国际最先进直升机能力的标志。广东警方有配备
EC135:上海、广东警方装备的欧洲直升机公司生产的EC-135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轻型双发多用途直升飞机,在全世界广泛操作。
EC225:中国海上救助机构将从欧洲进口两架,以增强沿海的空中救援力量。
R44巡航直升机:由美国罗宾逊公司生产 目前江苏南京、陕西榆林、河南郑州、三门峡警方;河北省森防站等有装备
美洲豹:AS332L超级美洲豹是中国於1980年代向法国购买,其购买数量为8架。由於飞行性能算是中国当时相当不错的中型运输直升机,所以很少用於军事运输,主要是用於重要人物专机,其军事作用非常低。
贝尔206:贝尔206是美国贝尔公司在OH-4A轻型观察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的轻型多用途 直升机。该机于1966年1月首次试飞,1966年10月取得联邦航空局适航证。 首都通航公司购入贝尔206 L-4
S76 /S96 西科斯基生产,民用运输型。 东方方航空等用于海洋油田运输
国产飞机:
运输机:农五 运7、 运8、运10(仅2架,后下马)、 ARJ21、新舟60、正在研发的C919 (190座级)
战斗类:歼5、歼6、歼7、歼8、歼10、歼12(下马)、歼11(Su-27中国版)、强5
轰炸机:轰5、轰6、歼轰7
教练机:K8、歼教5、歼教6、歼教7、 初教5、初教6、高教9(山鹰)、L15 教练机
预警机:IL76、 Y8平衡木
滑翔机:解放系列
无人机:长江系列
世界上载重最大的直升机
直升机,英文名称:helicopter,是一种以动力装置驱动的旋翼作为主要升力和推进力来源,能垂直起落及前后、左右飞行的旋翼航空器。主要应用学科有航空科技。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世界上载重最大的直升机,欢迎阅读。
我国租借俄罗斯的米26
汶川地震后我国购买了2架,目前由飞龙公司托管,大本营设置在哈尔滨,
米-26直升机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为开发西伯利亚及北方沼泽和冻土地带,前苏联决定发展一种全天候重型运输直升机。在70年代初开始方案论证,目标是其装载能力要达到以前生产直升机的1.5至2倍以上,正式研制工作大约持续了3年,原型机于1977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81年6月,米-26的预生产型在34届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1982年开始研制军用型,1983年米-26交付使用,1986年6月开始出口印度。总计制造了约300架。目前仍在生产。
米-26直升机具有极其明显的军事用途,这种直升机最大内载和外挂载荷为20吨,相当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C-130“大力士”的载荷能力。米-26直升机主要用于没有道路和其它地面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边远地区,为石油钻井、油田开发和水电站建筑工地运送大型设备和人员。米-26往往需要远离基地到完全没有地勤和导航保障条件的地区独立作业,因此,要求直升机必须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
旋翼系统为传统的铰接式旋翼,桨毂是钛合金制成的,有挥舞铰和摆振铰,带有阻尼器,没有弹性轴承或轴向铰。这种旋翼由8片等弦长桨叶组成,是世界采用桨叶片数最多的单旋翼。每片桨叶由一根管状钢质桨叶大梁和26个玻璃钢翼型段件组成。段件内部用翼肋和加强构件加固,中间填以蜂窝填料,前缘有不可拆卸的钛合金防蚀条。桨叶具有中等程度的扭转角,桨叶厚度沿展向向桨尖方向变薄,后缘装有调整片,可在地面上按飞行状态的需要进行调整。尾桨由5片玻璃钢制桨叶组成,位于尾梁右侧,钛合金尾桨毂。为适应高寒地区使用,旋翼和尾桨桨叶均装有电加热防冰装置。旋翼转数为132转/分。 传动系统包括V-26风扇冷却的主传动系统。主减速器传动功率为14710千瓦。单发工作时传动功率8500千瓦。尾传动轴位于座舱顶。
机身传统的全金属铆接的半硬壳式吊舱尾梁结构。蛤壳式后舱门,备有折叠式装卸跳板。尾梁下表面平直。为了防火发动机舱用钛合金制成。垂直尾面向左偏置。尾桨安装在垂直尾面右侧。水平尾面位于垂直尾面与尾梁的交接处。飞行中平尾固定不变,但可在地面上调整,以适应最佳巡航状态。 着陆装置 不可收放前三点轮式起落架,每个起落架有两个轮胎,主起落架轮胎尺寸为1120毫米×450毫米。前轮可操纵,轮胎尺寸为900毫米×300毫米。尾梁末端有可收放的尾橇。尾橇收起时,可自由接近后货舱门。为了通过后货舱门和在不同场地上着陆,主起落架可以进行液压调节。离地时,起落架上的传感器可以通过飞行工程师座位后方的仪表板显示出直升机的起飞重量。 动力装置为两台7460千瓦D-136涡轮轴发动机并排装在旋翼轴前驾驶舱上方。为适应严寒地区和未经修整的场地上作业,发动机进气道采用了双套防冰装置——电加热和热空气防冰系统。进气道前装有粒子分离器,可防止外来物侵袭发动机。发动机两个进气道的上方有第三个进气道,供滑油散热器冷却用。发动机装有功率输出同步和保持旋翼转速的恒定系统。如果一台发动机输出功率衰减,另一台发动机可自动输出最大功率。米-26共装有10个油箱,每台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独立,8个油箱在座舱地板下面,两个汇集油箱在发动机上方,正常情况下用油泵供油,发生故障时,可以靠重力自行输油。最大标准燃油量为12000升。另外可带4个辅助油箱。 座舱 驾驶舱内可容纳4人空勤组,驾驶员位于左座,副驾驶员和驾驶员并排坐在一起,在两位驾驶员中间有一折叠座,后面左侧是飞行工程师座,右侧是领航员座。驾驶舱后设有4个座位的旅客舱。货舱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20000千克国际标准的集装箱。沿货舱两壁设有大约20个折叠座椅。军用型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士兵。用于战场救护可容纳60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及4至5名医护人员。风挡有加温设备。驾驶舱有四个大型气泡状舷窗。前方的一对舷窗可以向外和向后打开。货舱前面右侧,主起落架后的货舱两侧各有一个可以向下打开的舱门,兼作登机梯。货舱可通过下面向下打开的舱门(另可当作装卸跳板)和两个向上打开的蛤壳舱门(关闭时可形成货舱的后壁)装卸货物。各个舱门均可借助液压系统打开和关闭,紧急情况下也可借助于手摇泵。货舱顶上导轨装有两个电动绞车,每副绞车可沿货舱吊运2500千克货物。有能装载500千克货物的绞车,地板上有滚轮传送机和货物系紧点。
机上装有两套压力为207×105帕的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包括:28伏的直流电,备有辅助动力装置。主尾桨叶前缘有电加热防冰装置。有驾驶舱增压装置。装有标准昼夜全天候飞行所需的一切设备,包括7A813气象雷达、地图显示器、水平位置指示器和自动悬停系统,并可选装GPS。综合飞行导航系统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闭路电视摄像仪可用来监视货物装卸和飞行中的货物状态。军用型还装有红外抑制器,红外干扰发射机,红外诱饵投放器等。 目前,米-26有如下几种主要型别: 米-26 军用运输型 该型与米-26基本型相似。 米-26A 带有PNK-90综合飞控和导航系统,可自动飞近并降落在指定点。 米-26T 基本的民用运输型,其中又包括消防型,内部燃油箱可用来装15000升灭火剂,或吊挂17260升水;地质勘探型,可携带10000千克的测量设备,在55米~100米高度以180~200千米/小时速度飞行时可飞行3小时以上;双人驾驶舱的米-26模型于1997年在莫斯科航展上展出。 米-26TS 类似于米-26T,1996年以来用于取西方国家的适航证和开拓国外市场,在西方国家编号为米-26TC。
米-26MS 米-26T的医疗救护型,用于重伤员抢救可安排4名伤员和2名医生;用于手术抢救可安排1名伤员和3名医生;用于手术前抢救可安排2名伤员和2名医生;用于一般救护可安排5副担架,3个伤员座位和2个医护人员座位。
米-26P 民用运输型。可运载63名旅客,4人一排,驾驶舱后有厕所、厨房、衣帽间。
米-26TM 吊车型,在机身下主轮后装有指挥员吊舱。
米-26TZ 加油机,可装14040升燃油和1040升润滑油。
米-26M 正在研制的改进型,主桨叶全部为玻璃钢,并且采用新的气动力结构。采用新的D-127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0700千瓦。改进了飞行导航系统,并带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实用升限、悬停高度有所增加,吊挂载荷达到22000千克。据报道,已制造了2架原型机,编号为米-27。
旋翼直径32.00m
尾桨直径7.61m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40.03m
机身长(尾桨除外)35.91m
机高(到旋翼桨毂顶部)8.15m
机高(尾桨旋转) 11.60m
水平尾翼翼展6.02m
主轮距 7.17m
前主轮距8.95m
内部尺寸
货舱
长度(装卸跳板放下)15.00m
(不包括跳板) 12.00m
宽度 3.20m
高度 2.95~3.17m
容积 121.0m3
面积
旋翼桨盘804.25m2
尾桨桨盘45.48m2
重量及载荷
空重28600kg
最大有效载荷(内部或外部)20000kg
正常起飞重量49600kg
最大起飞重量56000kg
最大桨盘载荷0.68kN/m2
最大功率载荷3.81kg/kw
性能数据(A:米-26;B:米-26M)
最大平飞速度 A 295km/h
正常巡航速度 A 255km/h
实用升限
A 4600m
B 5900m
悬停高度(有地效)
A(国际标准大气,载荷5100kg) 1000m
B(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12300kg) 1000m
悬停高度(无地效、标准大气)
A 1520m
B 2800m
航程
A(2500m高度,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7700kg)500km
B(2500m高度,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13700kg) 500km
A(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最大内燃油,最大起飞重量下,5%的余油) 590km
A(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带4个副油箱) 1920km
直升机的优缺点
优点
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海上油井与基地间的人员及物资运输是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缺点
当前直升机相对飞机而言,振动和噪声较高、维护检修工作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速度较低,航程较短。直升机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
米6直升机和米26直升机谁更大
米26大。
1、米-26直升机机身长度35.91米,算上主旋翼桨叶长度的话足足有40米,机身宽度3.6米,桨盘直径32米,机身高度8.1米,空重28.2吨,最大起飞重量56吨,最多可运载20吨的载荷。
2、米6:机长:33.18米,机高:9.86米,旋翼直径:35米,发动机:2台索洛维耶夫D-25V,功率:2*5500马力,重量载荷,空重27240千克,最大内部载荷12000千克,最大外挂载荷8000千克。
直升机自身有多重
直升机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按大小则分轻型直升机、中型直升机、重型直升机。
印度研制的高级轻型直升机,它采用合成材料,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合成材料、芳族聚酰胺纤维环氧基树脂合成材料等。飞机重量约4000千克,航速可达250千米/小时。
我国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中国昌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型多用途Z-8直升机,重量约7095千克。
苏制米-6,又名米-22,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的单旋翼带尾桨式重型运输直升机,空重:27240千克。
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的重量载荷
空重27240千克
最大内部载荷12000千克
最大外挂载荷8000千克
舱内燃油重量6315千克
总燃油重量(带外部油箱)9805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40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垂直起飞)425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起飞重量、垂直起飞)
最大平飞速度30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4500米
航程(载重8000千克)620公里
航程(带外挂油箱,载重4500千克)1000公里
转场航程(座舱内带辅助油箱)1450公里
苏联米-6直升机有哪些外形尺寸数据
苏联米-6直升机的外形尺寸:旋翼直径35.0米;
尾桨直径6.30米;
机长(旋翼和尾桨传动)41.74米;
机长(不包括机枪和尾桨)33.18米;
机高9.86米;
短翼翼展15.30米;
主轮距7.50米;
前主轮距9.09米;
尾部货舱门;
高宽2.70米2.65米;
客舱门:前舱门高度1.70米;
后舱门高度1.61米;
宽度0.80米;
前舱门离地高度1.40米;
后舱门离地高度1.30米;
地板中央舱口1.44米1.93米。
世界十大重型直升机分别是哪些
1、苏联 米-26 最大起飞重量56吨,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
2、苏联 米-10 最大起飞重量 43吨 米-10是前苏联米里直升机实验设计局研制的重型起重直升机,由米-6发展而来。 米-10与米-6在座舱舷窗线上部几乎是相同,但米-10机身的高度明显降低,尾梁下沉,使得变平的下表面一直延伸到尾部。
3、美国 CH-53E 最大起飞重量:33,吨 西科斯基CH-53E超级种马,是美国西科斯基飞行器公司所出品的军用直升机,海军官兵们戏称它为“飓风制造者”,主要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务,充当运输重型货物等任务,美国海军的长航程版本为MH-53E 海龙(Sea Dragon)
4、美国 CH-47F 最大起飞重量:22吨 CH-47支奴干直升机,是一种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发并制造的多功能、双引擎,双螺旋桨的中型运输直升机。其双旋翼纵列式结构(contra-rotating rotors)剔除了一般直升机的尾部垂直螺旋桨,其首要任务从部队运输到炮台战场补给。
5、美国 CH-54B 最大起飞重量19吨 CH-54直升机机身怪异,仿佛被切掉了一大块。这种直升机专门为起重设计,它的螺旋桨直径达21.9米,驾驶仓在最前端,前后都有窗户,方便驾驶员的起重作业。
6、法国 SA-321 最大起飞重量:13吨 SA321“超黄蜂”是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三发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SA3200“黄蜂”直升机发展而来的。在“超黄蜂”的研制过程中,特别是在旋翼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工作中曾得到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帮助,主减速器由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提供。
7、意大利|英国 AW-101最大起飞重量12吨 不仅飞行噪音低,而且具有全天候的部署能力,尤其适合在沙漠和雪地执行任务。AW-101装备有3部发动机,这使得其在敌对区域的生存能力极高。可运送3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也可装载16部医疗担架,完全能满足医疗救护任务的需要。
8、苏联 米-8 最大起飞总量:12吨 苏联米-8直升机(北约代号“河马”)由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由喀山飞机制作厂生产,可胜任多种军事或者民用任务。米-8采用了二代直升机所采用的一些新技术,是其寿命大大延长。
9、法国 EC725 最大起飞重量:11吨 EC725直升机是“超级美洲豹/美洲狮”系列军用远程战术运输直升机的一种型号。该机为一种双发涡轴直升机,可以运载29名武装人员和两个驾驶员,可根据客户的变更配置。
10、美国 H-92 最大起飞重量11吨 由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与中国景德镇直升机集团、中国台湾汉翔宇航开发中心、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西班牙格曼萨公司以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共同组成风险共担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研制生产。昌飞集团公司负责斜梁及水平尾面的开发制造。